臺灣東北角的海岸線,潮汐交替之間,孕育著豐饒的海洋資源。討海的人啊,見證著人與海的深厚連結,感謝大海的禮讚並運用其豐富資源,創造出海村獨有的文化。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面,海洋也成為現代社會最大的垃圾桶,包括廢棄漁網、保麗龍、魚鱗、蝦殼、蚵殼以及石花菜渣,被傾倒入海或棄置港邊的廢棄物成為看不見的環境殺手,幸運的是對材質創作者而言,這些廢料並非結束,而是開始——它們蘊藏著可持續再生資源的轉化潛能。
童年記憶中的石花凍口感Q彈鮮美而富有海味,配上檸檬與蜂蜜點綴堪稱夏日極品,然而用來製作石花凍的石花菜渣萃取後失去彈性,保留著微刺卻不傷手的粗糙質感,十分有趣。我想著在味覺及視覺外,是否能經由觸覺重新感知、重構石花菜的存在?我開始思考,是否能賦予這些「廢料」新的生命?因此,石花菜渣成為探索《shaPA》材質創作的起點,我試圖探索海村廢料的再生可能性,重建人與自然資源間的對話。
《藻之島》的創作初衷
石花菜是一種紅藻,它的生命從柔軟開始。新鮮石花菜浸潤著海水的鹹味,手指劃過時正感受到微妙的滑順與彈性,然而,一但它被海女採收,經歷了陽光曝曬與微風吹拂後,柔軟的觸感逐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硬脆且粗糙的質地。在陽光與空氣的催化下,石花菜被轉化成為另一種面貌,作為乾燥食材被人類保存了下來,以待日後嘴饞時將其熬煮成為石花凍過過癮。
而材質實驗與設計的第一步,便是透徹地認識材料的各種特性,包括透過不同方式來觀察與感受它的質地。
剛收到材料時怕剩料壞掉,通常都會先冷凍起來,泡水之後,石花菜渣摸起來是柔軟的、具有纖維感的,失去的彈性因為水份重新補充後稍微恢復了一些,但畢竟已經萃取過膠質,石花菜渣的韌性不若以往,更顯粗曠些。再仔細感受感受,手感中仍然隱隱透著膠質殘留的韌性。這些渣料,似乎在觸感上保留了石花菜最本真的記憶,我覺得這是非常有魅力的。因此,我決定把在地夥伴用心蒐集的石花菜渣視為全新的材料,並將其轉化為觸感豐富的物件。
我透過 Bio Materials 的生物樹脂作法,運用自然輔助材料(包含樹的汁液、動物萃取物等)與石花菜渣共譜出新的成型方法,過程中不斷針對比例與溫濕度試誤,以克服發霉、龜裂、過硬等挑戰,總算找到穩定且具有個性的配方,最後藉由數位製造打造出龜山島型態與其沿海地帶的線條,然後再製作可重複利用的矽膠模具,在生物樹脂澆灌後手工調整,總算將這些渣料轉化為觸感豐富的物件,最終成品命名為《藻之島》,作為海村景觀的某種有機型態,散發粗糙與細膩並存的矛盾美感。
試想一個場景:在晚餐時,手輕輕撫過桌上襯托餐盤的擺件,粗糙的觸感提醒著你,它的前身曾經是大海中的一部分;而那柔韌的纖維,似乎訴說著石花菜從海洋到餐桌的奇妙歷程。這種觸感上的交流,不僅讓用餐成為一種立體的感官體驗,也讓人們對食物與廢料的關係有了更多的思考。
自然的另一種對話
值得記錄的還有《藻之島》的養護過程。生物樹脂的養護過程讓材質每日呈現不同的觸感變化,從柔軟的果凍感到韌性的硬化(通常是 7-14天,端看成品的大小),每一步都記錄著它的重生之旅。
觸感是這段駐村創作旅程中的核心元素,通過雙手去感受材質,除了有機作品的誕生之餘創造出己身與自然資源之間的記憶。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一起來探索這些源於自然的觸感世界。
-
文/呂宗翰
Jimmy更好記,材質及物件創作者,作品經常從材料本身的特性出發,找到新的潛力。享受探索材料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將這些視為新的潛能,讓材料去引導創意發想,同時也是自己與自然共存的一種方式。對於永續、資源再生及物質世界具有批判性的思考,最喜歡與他人交流及分享知識,期許自己能以滿檔的好奇心持續在物質世界中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