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票券,腦海裡浮現的常是印刷物的樣貌—這是熟悉且習以為常的呈現形式。然而,海波浪的 Lucky 提出了一個令人玩味的概念:提升票券與地方人事物的連結意義,並呈現文化與記憶的交會。我們想,與其停留在平面的紙張上,為何不讓它變得更立體、更有保存意義?這個想法,正是 guPON 實體化成為貨幣的起點。
在相互激盪下,除了延續 guPON 原本的視覺意象,龜山島遷村50週年這個獨具文史意義的元素也被納入考量。起初,我的設計靈感來自古代銅錢,雖然字體、視覺是現代的,但也能兼具仿舊感,在現代與傳統中找到平衡,同時也代表著穿越時空對每位持有者的祝福與見證。我們希望每個 guPON 上都有獨一無二的編號,立基於這些要素與需求,最後決定以 3D 列印作為原型打樣的途徑。
3D 列印不僅有助於快速修正概念,還擁有高度的客製化彈性,無論是材質的選擇、質感的變化(塑膠感、仿金屬質感、亮光、啞光等...),皆可依需求調整。我最終選擇了近似「紅水杉」(薯榔染)色調的仿金屬質感 PLA 環保材質,使得 guPON 擁有如龜山島專屬銅錢般的厚重與溫潤。我們將第一批 guPON 設定為 1-100 號(有些驚喜,未來再告訴大家),每個編號在這世界上都只會有一顆。實體化的 guPON,結合了海洋移民的概念以及每個人自身在龜山島場域生活、參與地方的故事,大大增加了這些物件的意義。
設計過程中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為了讓 guPON 呈現如古代銅錢般鑄造及使用痕跡,我們反覆調整數位模型,然而考量到實體尺寸很小,失敗率會大幅提升,反覆實驗印出效果也勢必增加許多耗材的浪費,沒想到解法卻驚喜地出現在製程中。在列印打樣的過程時,通常數位模型中懸空的表面,軟體會預設必須列印支撐材料,才不會產生有目標表面材料墜下來的狀況,而支撐在列印完後必須拆除(支撐僅是輔助,不屬於成品)這在一般是再正常不過的列印流程。然而判斷了一下幣的大小,及可能懸空的表面積、3D列印材料的黏性,覺得可以嘗試把支撐關掉,以不列印支撐的方式去印看看,反正就實驗嘛,失敗了也不會怎麼樣。沒想到一實驗,反而真的讓表面處於一種材料有一點點流墜但又剛好跟旁邊黏在一起的不規則感,這不就是我們要的有機紋理嗎!平時會被視為製程失誤的效果,沒想到卻剛好符合我們要的美感,這對於創作者來說便是最美好的獎勵了!
除此之外,我們也嘗試將 guPON 數位檔鑄造發行成 NFT,成為「未來旅人們登上龜山島的證明」,浪漫地想像每一枚 guPON 都能如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寄遇的,如星系中(Constellations)中靈光(aura)一般的存在,在未來的實體世界與網絡空間之間,持續激發更多行動者們的想像。對我來說,不論是將guPON實體化或發行成NFT都非常迷人,因為它見證了我們與他者、與土地、與海洋之間相處的交集和聯結,並為此紀念。
以藝術媒介載體,將環境、社會、文化科技糅合成一種獨特的體驗。每一枚guPON,無論是握在手中,還是存在於虛擬世界,都彷彿在問著一個問題: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我們與環境自他共榮的方式?這或許正是guPON最深刻的意涵。
註1:guPON,“gu”為臺語“龜”的諧音,加上“PON”(諧音“point”),指稱與龜山島相關+點數累積的概念)
註2:非同質化代幣(英語:Non-Fungible Token,簡稱:NFT)
-
文/呂宗翰
Jimmy更好記,材質及物件創作者,作品經常從材料本身的特性出發,找到新的潛力。享受探索材料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將這些視為新的潛能,讓材料去引導創意發想,同時也是自己與自然共存的一種方式。
對於永續、資源再生及物質世界具有批判性的思考,最喜歡與他人交流及分享知識,期許自己能以滿檔的好奇心持續在物質世界中走跳。